|
|
|
|
“坚持、忍耐、克服、等待”,几乎所有俄罗斯的导游都会对刚落地莫斯科的游客说以上八个字,这就是游历俄罗斯必须要牢记的“八字”真经,只有先打过预防针,以后的一切你才会心平气和、安之若素。
这是我们到达俄罗斯后听到的第一句话。
10月13日莫斯科晚上时间9:20 时,我团抵达莫斯科机场,出得站来到达候机厅已是10点过,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有4个小时的时差,此时已是国内的凌晨2点。本来就已经困倦已极,加之从12日到现在已倒换过三个航班(海口-广州、广州-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莫斯科),每个人都是疲惫不堪了。
早一点到达旅馆,快一点上床是每一个人最迫切的愿望,但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我们的导游和大巴却整整晚点了一个多小时。
上得车来,我就忍不住向导游康凯提出了批评,我说:“从来没有过旅客等导游,我们这么远道而来,你也太不象话了吧!”
康凯诚恳道歉之后就说:“这才是开始,到俄罗斯必须要记住八个字‘坚持、忍耐、克服、等待’,这是因为俄罗斯是世界堵车最严重的国家”。
接着康凯开始解释:其实他们是提前几个小时就从城里出发了,按常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特别堵,急都急死了。还说在俄罗斯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幻想自己能生出一双翅膀,在万般无奈的时候能飞起来。
康凯说:为了莫斯科的堵车,俄罗斯已经想了很多办法了。比如分时上班,比如分日上班,但无论怎么着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有这么发达的地铁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许多企业、单位为此已把上班的时间改到上午十点,很多人早上六、七点就从家里出发了,但是仍然会迟到。于是老板、上司们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绝大多数人十点能坐在位置上就是正常;而通常的请客吃饭,说是下午六点,而八点能开席也就阿弥陀佛了。
几天之内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十几年前曾去过泰国曼谷,那个堵车可说是世界第一,以致于每辆车上都装有电视,经常是一集电视剧看完了,车还没有挪动半步;还有街上的交通警察是要戴防毒面具的,不然那警察不是要被撞死,而是要活活被尾气熏死;更有公共汽车是从不关门的,以便不耐烦的人可以随时跳上跳下……可曼谷那是事出有因呵,曼谷的湄公河水位基本和地面相平,他们是修不了地铁的,可俄罗斯是有如此庞大的地铁呵。 |
|
|
|
|
|
又经过几天的观察和了解,再仔细想想,明白莫斯科的“首堵”大概有这么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莫斯科是没有高架桥,没有立交桥的。没有高架桥、立交桥的城市就象是一个人只有主动脉,没有毛细血管一样,这是很恐怖的,这在全世界大概都很难看到的。
问导游为什么?导游说:首先这个莫斯科的城市规划还是前苏联作的,那个时候已作成这个样子了,所以现在也不打算再改变了(哪像我们国家是三、五年重来一次,换一届政府又来一次)。
其次是现俄罗斯的政府其实是很穷的(俄罗斯富的是民间、是少数人),一想到修建立交桥的巨额费用(俄罗斯不准生产水泥,全靠进口,费用特别高),普京就宁肯坐在车里看球赛、听音乐了。
更有导游说俄罗斯人特别懒堕,绝对没有中国的速度,更没有深圳的速度,什么“大战一百天”、什么“三天一层楼”,在这儿想都不用想。一幢楼房修个三、五年是常事,便是十几年完不了工也不稀罕,一个立交桥不跨世纪才怪,所以这么多挠头的事加在一起,政府也就不再想“毛细血管”的事了。
再有恐怕就是这汽车本身的事。在俄罗斯什么都贵,比如我们最后在谢尔盖小镇吃的那唯一的俄罗斯正餐吧:一小碟蔬菜,一小盘水果,一盆清汤寡水、犹如我们吃剩下的断成一节节的面汤(只有面包可以随便拿),吃得我们万分怜悯俄罗斯人,可就是这样的这一顿俄餐居然要20美金(写到这儿,又忆起去年在美国,有几十个品种,甚至有三文鱼的自助餐,只要9美金);还有什么自助项目都要1800卢布(相当450元人民币),买一瓶矿泉水要60-80卢布(相当于15-20元人民币),买一支小牙膏,一把牙刷要250卢布(相当于63元人民币)……依此类推就可知俄罗斯的物价有多吓人了。
但在俄罗斯只有一样东西便宜——那就是汽车和汽油。便宜到什么程度呢?和中国相比,仅只是中国价格的二分之一。
当说到这儿,所有人都惊呼了!在中国汽车也是最大的心结之一,要买一辆车吧,太差的瞧不上,瞧得上的动辙就是几十万,又买不起。加上汽油这么贵,只见涨不见跌(国外涨我们涨,国外跌,我们还涨),所以汽车也就成了中国人最伤脑筋的事。但俄罗斯人决不会这么纠集,买一辆“奥迪”只要合人民币20来万,汽油只要不到20卢布一升,所以汽车人均拥有量,俄罗斯是排在世界之首,几乎是人均一辆。还有在俄罗斯对汽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不像韩国要求只能买本国车,不像泰国要限制每家购车数量),在这儿你喜欢什么买什么,爱买多少买多少,甚至这儿不限车速,所以在俄罗斯是汽车泛滥,这也就成为堵车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儿所有的车都是蓬头垢面、脏兮兮的。在别的国家、别的城市也有没洗的车,但在莫斯科几乎所有的车都是不洗的,而且它们的尾灯大白天也是亮着的,永远是亮着的。放眼望去,看不见头尾的车好象都是刚从烂泥塘捞起来,好象在一个赛一个的显示它们有多脏。
这就奇了怪了,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了。问过导游,他说这儿洗车特别贵,洗一次车要800卢布,约合 200元人民币,再加上俄罗斯一年到头只有60天晴天,也就是说,一年有300 天汽车要在水里、泥里滚,如果要车天天干净,一年得花多少钱?所以干脆所有的车都不用洗了。
其次更有一个原因就是:现新俄罗斯人,特别是有钱的新贵们都热衷于住在莫斯科郊外,在郊外有别墅是身份的象征。莫斯科有1700万人(占俄罗斯人口的十分之一),有140万住在郊外,从郊外到大环要16公里,而从大环到莫斯科中心有50公里,如果道路畅通,如果有立交桥,65公里也许不算什么,但如果层层围堵,那这65公里就真如同天堑之途了。
说完以上三个原因,大概就能理解莫斯科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首堵”了。但我以为,还有一个根本的症结,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那就是:俄罗斯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
俄罗斯人是从来不急不躁,不追不赶的。在他们看来时光流逝是无可奈何的、上天注定的事。不论这个时光是在上班期间流逝,是在吃饭期间流逝,抑或是在堵车途中流逝都是一样的。上午办不完的事还有下午,今天办不完的事还有明天,今年办不完的事,还有明年,反正急也没有任何补益,急也生不出一对翅膀来,于是俄罗斯人也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心平气和、心安理得了。
再一细想,存在决定意识,俄罗斯人不急不躁、不愠不火,不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性格有多么和顺、温良,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生存条件太优越了,他们几乎就没有生存危机和压力,他们的急躁和压抑从何而来?
想想看,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少的人,是典型的粥多僧少,即便天天迟到,被炒鱿鱼了,你这儿不留爷,还自有留爷处。再说挣钱的动力也不大,生了病有免费医疗,说得不好听,在家呆得不耐烦,还可打“03”,换个环境赖到医院去让人侍候两天;再说读书求学也不用花钱,只要你不想干活,你可以在学校呆到胡子白;生孩子嘛,更是愈多愈好,生个十个八个就成了英雄母亲了,吃穿都是国家包了;更有甚者,哪怕你是酒鬼,天天喝伏特加,也不担心它像茅台一样疯涨(一般伏特加100多卢布一瓶)……所以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实在找不到让他们着急上火的理由。
而在中国“长安居,大不易”,人太多了,资源日渐枯竭,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太大了。中国到处是人满为患,招 100个公务员,会有几万人报名,真正是僧多粥少。找一份工作大不易,不要说天天迟到,迟到一回兀自先心虚了;再有如果请人吃饭,客人又是你的衣食父母,签不下这个单,下半年的吃喝、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没着落了,那么不用说一堵几小时,哪怕只要迟到十分钟,都会急得心里要起火,喇叭要捺烂了,甚至会弃车狂奔起来……
呵,如此看来,倒是中国人更需要“八字”方针——“坚持、忍耐、克服、等待”了!
(作者为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团长、省企业联合会女工委副主任)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