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久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则信息,很有意思。说的是我国一著名作家到欧洲一个国家去访问,在一次招待会上,他讲起东道主国家的文化、艺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主人家很是窘迫,几个人商量了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们对你们国家的文学,只知道有一句诗‘床前明月光’”……
确实很没面子,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就像对前苏联的文化、艺术,40岁以上的人,只要是读过书的,没有人不知道《安娜·卡列宁尼娜》,没有人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有人不知道《卓娅·舒拉的故事》,更有基本上全国人民都会唱“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都会唱“正当山梨花开遍了原野……”但如果反过来去问俄罗斯人会不会唱中国民歌,是否读过中国的书,恐怕百分之九十的人连“床前明月光”都不知道。
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和深奥的,肯定也有文学本身的问题,比如中国文学水准最高的唐诗和宋词。唐诗和宋词里边有严格的韵律和格调,一首七绝里面包含太多字面以外的东西,而这些内涵也许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领会,如果翻译成外文,无论是那种译法,都难以准确、优美、传神地表达它其中的意思,甚至可能会东施效颦,而西方的如戈尔·泰普希金,他们的诗都是自由体,没有严格的字、音、韵、律的要求,所以传播他们的作品相对要容易得多。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我这次去俄罗斯逐渐发现和体会的)那就是:各个民族对待自己文化的态度。
俄罗斯民族对待艺术从来是尊崇的,无论哪朝哪代皇帝对文化人,对诗人,对作家,对雕塑家都是敬畏的!叶卡捷琳娜长期和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保持通信、斯大林把托尔斯泰奉为上宾、赫鲁晓夫对雕塑家又爱又恨、各朝各代的君主一直把艺术家当座上宾、更有全俄罗斯人民一直把普希金、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契诃夫、果戈里当作自己民族最大的骄傲和财富。
比如斯大林把托尔斯泰从圣彼得堡请来莫斯科,专门为他修建别墅,好吃好喝供着他,只为要他作一件事,给自己写一部传记,借作家的笔让自己永垂不朽。但托尔斯泰在长达十几年中始终一字没写,这种情况如果放在中国,就只可能有两个结局:那就是,托尔斯泰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就永无见天之日了。再比如赫鲁晓夫生前那么不喜欢雕塑师涅伊兹维斯内,见一次骂一次,但临终时却把作自己雕塑的权利交给了他。
……这些事在中国听着就像天方夜谭,是怎么都不可能发生的。但在俄罗斯不仅发生过,而且世世代代就是这样存在的。
在俄罗斯广阔的大地上,到处矗立的不光是当政者的雕像,而更多的是艺术家、作家的雕像,几天之内光是普希金的雕像我们就看见了三个,倒是斯大林、普京的雕塑一个也没有看见。更有在俄罗斯,建筑是艺术的最高形式,这一点仿佛是天经地义,所以沙皇时期的那些登峰造极的、金碧辉煌的、无以伦比的建筑是全苏联人的最高荣誉和最大的瑰宝。特别是二战时期,为了保住克里姆林宫这一群建筑,苏联人不惜血本和集中全体智慧,另建了一些类似克里姆宫的尖顶建筑,以此迷惑法西斯,并给真正的克里姆林宫作了“迷幻术”。当然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克里姆林宫成功躲过劫难。
而在俄罗斯身为一名建筑师更是非常荣幸的,不仅在当时他会被当作上宾,而且他的名字会和他的作品一样传世永远。这一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俄罗斯的导游每介绍一个著名建筑时,首先说的就是它的建筑师,在我们买回的大本画册中,每一个不朽的建筑前边,首先要隆重推出的也就是这个作品的创造人。
而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就太叵折、晦涩,文化人的命运就太多磨难,太多苦涩了。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苏东坡的因诗获罪,到清朝的大规模的“文字狱”,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的举国上下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打倒“臭老九”……哪一次都能把文化打回原形,哪一件都能让文化“万劫不复”……远的不说,就说写出了不朽作品“茶馆”、“龙须沟”的老舍,当年当他心如死灰一步步走向池塘,走向死亡时,他心里是怀着什么样的伤痛和绝望啊?
晴朗的文化天空已经有几十年了,但上千年来艺术的奴性依附和文学苦难的痕迹太深了,文化戴着枷锁的遗传太强大了,人性中真正自由、洒脱、不羁的分子太弱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一个泱泱大国至今没人问顶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原因。
在中国,文学是只见人不见高峰,而建筑也从来都是只有高峰没见过人。中国从古到今有多少名震天下的建筑、壁画、雕塑,如圆明园、颐和园、敦煌壁画、苏州园林、乐山大佛……可创造这些大作的设计师、巨匠、大师们又在哪里?我们到哪儿可以去寻找他们的一鸿一爪?
有人曾问过撒切尔夫人,照中国现在的建设速度发展下去,是不是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的主宰?撒切尔夫人认真想了想,回答说:“不会,无论中国经济发展多么快,它都不会成为一个世界顶尖大国,因为它缺少一种可以引领这个世界的精神力量!”
同样的问题问过另一位泰斗级人物,他的回答亦是肯定的,他说:“中国绝不可能执世界牛耳,你看,中国有哪一本书能摆在全世界人民的案头,他们的文化又有什么能让全世界人民认可?”
这就是了,就像无论多少人不喜欢美国人,咒骂他们,与他们作对,搞“9·11”事件,但有一点,你不得不佩服,那就是美国政府扮演的“世界宪兵”的角色。他们才真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说谁说?”他们自认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秩序的天然捍卫者,他们不惜出钱、出力,更不惧怕得罪人,只要他们认为对的事,他们就要去干,坚决干到底(当然也许他们干的是蠢事、错事)。但就是这种精神,这种文化,让他们理所当然成了世界第一强国!
这个地球上大概是不能少了像美国这种“爱管闲事”的庞然大物的,中国政府大概也是决不会扮演这种角色的,但有一点,中国一定要成为世界文化的强国、大国,中国到底有5000年灿如星海的文化,中国到底有十几亿人口呵!哪怕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百万里挑一也够轮到我们了。不能光说我们的GTP是多少,更不能以在奢侈品消费上排到前几名为荣。
而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孙子兵法”能与美国的“二十三条军规”齐名,我们的《论语》能像《圣经》一样成为全球人民的精神宝典,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一个像达芬奇那样的画家,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交响乐团会像演奏“蓝色多瑙河”一样演奏我们的“茉莉花”,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出一个“苹果”之父,能这样深刻地变革全球人民的文化、生活方式……到那一天,我们才可以说:我们,以我们流淌着华夏的血液而骄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