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顾问迟福林在2013年海南省企业界新春联谊会上谈十八大后的转型与改革: |
|
|
|
今天会议的时间比较短,我就主要介绍十八大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是十八大后,我国转型发展的趋势。十二个字,“最大机遇、最大潜力、最大红利”。
什么是“最大机遇”?在中央经济工作中有一句话,就是我们面临的新机遇不是简单的扩大出口,拉动投资,而是扩大内需,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机遇。未来新机遇到底有多大有多重要,我说一个数字,就是到2016年,我们的消费总额将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升到32万亿元。刚刚过去的2012年已经接近20万亿,在4年中,消费总额翻一翻。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消费总额将到达45万亿。这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了,就是8年时间,我们消费总额从16万亿到45万亿左右,那就表明2020年中国到时是第一大消费国。说明以内需消费拉动增长的格局,用8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如果消费能达到或初步到达这样一个目标,未来8到10年7-8的增长就有了可靠地支撑。 |
|
|
|
|
|
什么是“最大潜力”?中央经济工作讲到,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潜力有多大呢?我也和大家说一个数字,2020年,从现在城里的1.6亿农民工加上每年1000-1200万农民工市民化,也就是说,未来3.5亿农民工在未来8年基本能解决市民化。市民化的固定投资按10万来说,未来的8年,有40万亿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加上投资需求,城镇化给中国的最大潜力将达到80—100万亿元。所以说它是最大的潜力。
什么是“最大红利”?未来几年,改革会有重要的措施出台。以改革的最大红利抓住内需的最大机遇,城镇化的最大潜力,已成为新一届中央、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这样形势下,海南面临什么样的机遇?我认为机遇很多,至少有三条机遇要清楚,要坚定信心。
第一个新机遇:全国对海南的消费需要刚性增长的格局大局已定。从三个方面讲,1、不会发生90年代大起大落的情况;2、旅游、养老、住房、休闲度假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3、上升的幅度有多大,和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创造的工作业绩直接相联系。
第二个新机遇:海南以土地为主的重要资源价值空间升值潜力巨大。两个数字说明,海南2011年每平方公里产生的土地的GDP只相当于同年广东省的22%左右,江苏省的14.6%左右,海口市只相当上海的9%和长沙的10%。如果用5年左右时间,我们土地产出GDP总量能达到这些地方2011年的50%的话,就与长沙来比,海口的GDP将由此提升4.6倍左右。如果海南用8年时间达到江苏2011年的50%,GDP总量比2011年提升3.3倍。海南未来发展中资源升值的空间将相当巨大,由此给投资者创造了很多的空间。
第三个新机遇: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全面突显。“绿色崛起”是海南突出的发展特点。
在这些机遇面前,海南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第一个挑战:全国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海南消费环境的挑战。海南的消费结构应该说比较落后的,比如文化。有所好转,但还需要深刻反思。
第二个挑战:投资需求在上升,投资环境成为巨大挑战。
第三个挑战:国际化的需求提升与对外开放的挑战。海南外资进入的比重是严重的不足,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的服务差距十分明显。
第四个挑战:发展需求在上升,但改革的环境还面临挑战。改革创新的意识、敢于担当的氛围还面临许多的不足。 最后介绍,在十八大背景下,要做哪几件事?
一是,城镇化应当成为海南最大的潜力,最大的抓手。如果海南在城镇化建设、规划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将为企业投资带来巨大的空间。
二是,服务业的高度开放。相关的配套设施要跟上去,教育、医疗等等。争取外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高度开放,要重视人才的引进。
三是,海南要着力在发展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上下功夫。服务业主要靠各类的中小企业。
四是,着力改变消费环境。
五是,着力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上要有突破。
(根据录音整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