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广场舞,在城市里早已普及了,在我们农场,也就是场部及直属单位有几支广场舞队。一是基层农活多,早出晚归的;二是不好意思跳,怕人家说闲话,说不正经的;三是没有老师教;四是……原因诸多种种。元旦临近,农场工会决定举办广场舞晚会庆祝新年,要求每个单位要组织一支广场舞队参加。从接到通知到参演,时间仅20多天,能否组织一支广场舞队并演,是一个未知数。队干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我老婆这个“妇女头”逐一问那些女工,想不到得到大多数女工的支持,纷纷表示要参加广场舞队。于是,一支20多人年龄从30多岁至60多岁的广场舞队组成了,她们在一位跳过广场舞的女工的教授下,从最简单的动作练习,每天晚上练习2个多小时。经过20天的练习,竟然也跳得有模有样了。在参加演出时,她们的台风、她们的舞姿竟然羸得观众的掌声。
初战告捷,她们有了信心: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啊,原来我们也能跳舞且能跳得好啊。于是,她们更加热情地练习广场舞,就连一些扭捏放不开的人也禁不止的加入到她们的队伍中,舞着、跳着且快乐着。
经过一天的劳累后,在柔和灯光照射下,10多20多个人聚在一起,和着欢快的乐曲,踏着轻盈的舞步,可以说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和释放;而我们欣赏她们跳舞,也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和释放,或站或坐或是躺在网吊床上欣赏她们那不是娴熟但是认真的跳舞动作,心随乐曲而动,眼光随她们舞姿而变,很是惬意。
有几位跳舞的女工原来因为一些日常琐事,谁都有谁的理由,弄得是相见不相问,形同陌路人。由于在一起跳舞,需要经常合作,相互切磋,相互指点,无形中拉近了心的距离,各自的心结竟然解开,她们冰释前嫌,又和好如初;一位女工性情急躁,是女工中的“猛张飞”,遇事不管对或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吼,弄得丈夫受气邻居受累。在大家的拾掇下,这位女工也参加了广场舞队。广场舞队的团队精神,乐曲的陶冶,舞蹈的节奏,逐渐改变了这位女工的急脾气,从“猛张飞”变成了温情小女人,对丈夫彬彬有礼,对邻居礼貌有加,这一变化使得丈夫高兴,邻居赞誉。
渐渐地,周边的人们有了这种感觉:这些大妈、阿姨们跳了广场舞后,家庭和睦的多了,女人们聚在一起议论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少了,“三个女人一台戏、五个女人闹翻天”的现象没了,就连麻将桌上也不见了她们的“英姿”。
“跳舞去”,成了她们的口头禅。
(作者单位:定安县南海农场行政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