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总版期号查阅
总第
 
 
2016年3月15日 星期
总第412
     
关于在学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在政协海南省六届四次大会上的发言
 
冷明权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历来注重文明教化,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非常喜爱。在他的讲话中,古语诗词,常常是信手拈来,可见其国学底蕴。除了自身喜爱,习近平对传统文化更是重视。人民大会堂,两会时参加贵阳团审议,仔细询问了贵阳孔学堂的情况;中南海,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将中华文化定义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北大,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与广大青年学生畅言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在国内多个场合讲,他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里讲,强调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世界文化交流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目前在校园中,广泛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状况。为贯彻中央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普及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各级学校。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建议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1、将传统国学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例如,《三字经》、书法课等完全可以进小学,《弟子规》进初中,《大学》及其它经典进高中。进行中华传统的国学教育,是时所需,也是势所需。


    2、把太极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传统武术,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界、武学领域中的典型载体。


    3、在校园普及传统的中医药药理药性知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斩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向世人证实了传统医药巨大的威力和无限的生命力。通过在我省开展中医药文化校园普及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神奇魅力,寓教于乐,增强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制。近年来,有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已作为大学教材进入大学课堂,为大学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创造了经验。希望在此基础上,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传统文化教材的分析研究,尽快编写规范化的大学传统文化教材。


                                  (下转第三版
 
 
 
 

  海南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制作维护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9号明光国际39楼 新闻热线:0898-66538925 [使用帮助] [版权说明]  
   第001版:头版
   第003版:第一阅读
   第004版:重磅新闻
   第005版:特别关注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热点酷评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社会广角
   第010版:社会广角
   第012版:社会广角
   第013版:热线
   第014版:天下
   第015版:中国·焦点
   第019版:关注美军撤离伊拉克
   第020版:美军撤离伊拉克
   第022版:体育新闻
   第023版:财富·综合
   第024版:财富·综合
   第025版:南国彩经
   第026版:天天悦读
   第027版:早茶·连载
   第028版:健康搜索
   第029版:网络热点
   第030版:娱情星事
   第032版:光影视界
 首期“自贸潮涌社汇智享”系列沙龙在中改院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为生命健康减重赋能”公益大讲堂
 海南企联组织企业赴海南储备集团参观座谈
 海南企联百强工委主任(扩大)会议在南航大
 衷心感谢以下单位赠送乔迁之喜祝福花篮
 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学习会
 我会举办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与仲裁制度优势讲
 新址新貌 共赴新章
 新址为基 初心为责
 迁新址 启新程 筑新篇
 海南企联组织百强企业出席粤贸全国R
 海南企联乔迁新址 开启发展新篇章
 海南企业家大讲堂(第十一讲)在海南农村商
 2025年海南省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